您当前的位置 :财经天下 > 资讯 >  内容正文
投稿

《“十四五”建筑业发展规划》落地,BIM应用大有可为!

财经天下 2022-01-27 17:05:02 来源: 阅读:

导语

为指导和促进“十四五”时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建筑业发展规划》。

《规划》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

·到2035年,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,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,建筑品质显著提升,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高,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立,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,“中国建造”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,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,全面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。

《规划》提出了“十四五”时期发展目标

·对标2035年远景目标,初步形成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框架,建筑市场运行机制更加完善,营商环境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建筑市场秩序明显改善,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健全,建筑工业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,建造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,加速建筑业由大向强转变,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、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。

《规划》明确七大主要任务

1. 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

2. 健全建筑市场运行机制

3. 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

4. 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

5. 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

6. 稳步提升工程抗震防灾能力

7. 加快建筑业“走出去”步伐

全文中,BIM出现18次,数字化13次,智能化30次,CIM2次。《规划》对建筑产业信息化做了具体部署和要求。

涉及BIM的主要内容

( 一)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。

1.完善智能建造政策和产业体系。

实施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创建行动,发展一批试点城市,建设一批示范项目,总结推广可复制政策机制。加强基础共性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,构建先进适用的智能建造标准体系。发布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,编制智能建造白皮书,推广数字设计、智能生产和智能施工。培育智能建造产业基地,加快人才队伍建设,形成涵盖科研、设计、生产加工、施工装配、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。

2.夯实标准化和数字化基础。

完善模数协调、构件选型等标准,建立标准化部品部件库,推进建筑平面、立面、部品部件、接口标准化,推广少规格、多组合设计方法,实现标准化和多样化的统一。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(BIM)技术在工程全寿命期的集成应用, 健全数据交互和安全标准,强化设计、生产、施工各环节数字化协同,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。

对比”十三五规划“可知,十四五《规划》中,首次提到了标准体系的搭建,并且提出要“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(BIM)技术在工程全寿命期的集成应用“,要求”推进BIM与城市信息模型(CIM)平台融通联动,提高信息化监管能力“。

可以预见,十四五阶段BIM应用有望迎来发展新阶段。建筑产业信息化、数字化转型蔚然成势。

BIM应用下一站

从数据的互联互通开始

事实上,自BIM被写入我国“十一五”建筑业发展纲要以来,BIM(建筑信息模型)已经被广泛应用和实践。但目前,建筑领域的BIM的数字化应用,仍是片段式和局部的,聚焦于单个阶段或单个专业应用,缺少实现全过程、全生命周期、多专业数据连通和协同,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任务。

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点:

一是BIM数据丰富度不足

目前,大部分BIM数据内容非常有限,主要来源于设计阶段输入的设计信息和少量工程属性,这些信息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或与设计图纸、技术文档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关联,对于信息的管理都是孤立和零散的。更重要的是,在EPC全过程中,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大量工程信息,如采购环节的厂家信息、施工环节的深化设计信息和质量信息等,这些信息很多都没有集成或融合到BIM中。不完整的上游BIM数据无法满足下游业务使用需求和作为辅助决策的依据,从而也无法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协同管理。

二是没有形成上下游间BIM数据高效共享和反馈流程

由于工程业务流程相对较复杂,存在较多上下游间相互提资、变更等情况。因此BIM数据也需要一个共享传递、不断扩展和逐步细化的过程。但目前我们在BIM应用中较少看到此类数据“活化”的双向流通流程,这也极大地阻碍了数据不断叠加、流转和协同的目的。

三是缺少BIM数据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和工具

在很多大型项目中,都存在多方协同和分项进度并行开展的情况,非常容易出现数据失控、多方信息不一致等问题。在面对业务流程交叉迭代的复杂场景时,如何做好BIM数据精细化管理,让数据可控、有效就显得格外重要。但目前我们普遍缺少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方法和工具。

这些问题大多与BIM数据如何组织和管理相关,因此在BIM数字化应用过程中,需要打造一个具备对BIM数据进行深度管理的信息化平台,而不仅仅是可视化展示平台。

深耕智慧空间领域

盈嘉互联助力建筑信息化转型

盈嘉互联创始人王佳是北京建筑大学教授,主要从事建筑空间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和 AI 方面的深度研究,是国内最早从事 BIM 和建筑信息化研究的学者,并主持参加了 863 计划、中美能源、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。

2015年,凭借着多年的前沿科研成果积累,王佳深刻洞察了泛建筑产业的桎梏,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创立了盈嘉互联,致力于打通泛建筑领域上下游之间的数据壁垒,凝集产业生态链,推动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。

自主研发的盈嘉BOS(Building Operating System)智慧空间操作系统,利用云计算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,将建筑的工程图纸快速转化为计算机可识读的结构化数据,并将这些描述建筑体的空间数据,以数据接口的方式快速赋能给各行业的业务使用,成功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。

小到楼宇、工业园区,大到城市建设,都可以寻到盈嘉互联的成功案例。在成都、青岛、佛山,盈嘉互联通过BOS平台搭建不同的应用,帮助解决城市里不同角色的不同诉求。

以中交国际中心项目为案例,基于BOS的数字底盘,盈嘉全面整合了中交国际中心的空间数据、物联网数据和业务数据,打破建筑内不同子系统间的数据壁垒,打造了国内首个可仿真、可计算、可决策的全生命周期智慧建筑孪生体,并获得了国内首个工程项目buildingSMART服务认证“荣誉白金级”奖项。

目前,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,盈嘉BOS已成功入库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科技成果库。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专业的服务态度,也让盈嘉收获了来自各界的认可。目前,与盈嘉建立深度合作的企业和机构已超 600 家,遍及产业链的上下游,覆盖传统与新经济多种模式。

乘着《“十四五”建筑业发展规划》的东风,盈嘉互联将持续深耕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,用过硬的实力为合作伙伴及客户输出高可用、高价值、可信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,创造更多价值和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体验。

(正文已结束)

推荐阅读:叶紫
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

网站简介 - 联系我们 - 营销服务 - XML地图 - 版权声明 - 网站地图TXT
Copyright.2002-2019 财经天下 版权所有 本网拒绝一切非法行为 欢迎监督举报 如有错误信息 欢迎纠正